污水脱色选择什么絮凝剂?
日期:2025-03-21
编辑:长隆科技
阅读量:
在污水脱色处理中,选择合适的絮凝剂需综合考虑废水成分、色度来源、pH值及经济性等因素。以下是针对不同场景的絮凝剂推荐及使用要点:
一、常见絮凝剂类型与脱色机理
絮凝剂类型 | 代表产品 | 脱色机理 | 适用场景 |
---|---|---|---|
无机盐类 | 聚合氯化铝(PAC)、聚合硫酸铁(PFS) | 电中和胶体电荷,吸附染料分子,形成絮体沉降。 | 印染、造纸等含胶体/悬浮态色素的废水。 |
有机高分子 | 阴离子聚丙烯酰胺(APAM) | 长链架桥作用捕捉微小颗粒,增强絮体密实度,提升沉降效率。 | 高浊度、含溶解性有机物的废水。 |
复合型脱色剂 | PAC+PAM、PFS+双氧水 | 协同作用:无机剂破乳+有机剂絮凝,或化学氧化+絮凝沉淀。 | 高难度废水(如高色度、高COD)。 |
二、分场景推荐方案
1. 印染废水脱色
特点:含活性染料、分散染料,色度高(500-2000倍),COD高。
推荐方案:
适用:含难降解偶氮染料的废水。
优势:PFS对酸性染料脱色率>85%,PAM增强絮凝。
组合1:聚合硫酸铁(PFS,200-300 mg/L)+ 阴离子PAM(3-5 mg/L)
组合2:芬顿试剂(H₂O₂ + FeSO₄)氧化后投加PAC,脱色率>95%。
2. 造纸废水脱色
特点:含木质素衍生物,色度呈黄褐色,pH偏碱性。
推荐方案:
聚合氯化铝(PAC,150-250 mg/L):调节pH至6-7,配合气浮工艺,色度去除率>90%。
强化处理:PAC + 活性炭吸附(10-20 g/L),应对顽固色度。
3. 电镀/化工废水脱色
特点:含重金属离子、络合物,色度复杂。
推荐方案:
重金属螯合剂(如DTCR) + PFS:先螯合重金属,再用PFS絮凝,同步脱色除重金属。
氧化+絮凝:次氯酸钠(100-200 mg/L)氧化后投加PAC,处理含有机色素的废水。
三、关键选择因素
1、pH适应性
PAC:适用pH 5-9,适合中性废水。
PFS:酸性条件(pH 4-6)效果更佳,需预调pH。
APAM:pH 7-10时效果最佳,避免强酸/强碱环境。
2、经济性对比
絮凝剂 | 单价(元/吨) | 投加量(mg/L) | 吨水成本(元) |
---|---|---|---|
PAC | 1500-2000 | 100-300 | 0.15-0.6 |
PFS | 1200-1800 | 150-400 | 0.18-0.72 |
APAM | 20000-30000 | 1-5 | 0.02-0.15 |
3、污泥产量
无机絮凝剂(PAC/PFS)污泥量较大,需配套脱水设备。
有机絮凝剂(APAM)可减少污泥体积30%-50%。
四、操作优化建议
1、小试确定最佳投加量
取废水样,梯度投加絮凝剂,观察絮体形成速度、沉降效果及上清液透明度。
示例:某印染厂通过小试确定PAC 250 mg/L + APAM 3 mg/L为最优组合。
2、混合与反应条件
快速混合:200-300 rpm搅拌1-2分钟,确保药剂分散。
慢速絮凝:30-50 rpm搅拌10-15分钟,促进絮体生长。
3、联用技术提升效果
氧化预处理:臭氧、芬顿试剂破坏发色基团,降低后续絮凝难度。
吸附强化:活性炭、膨润土吸附残留色素,确保出水色度达标。
五、典型案例
案例1:浙江某印染厂(水量5000吨/日)
原水:色度800倍,COD 1200 mg/L。
方案:PFS 280 mg/L + APAM 4 mg/L + 气浮。
效果:色度降至30倍,COD 180 mg/L,吨水药剂成本0.5元。
案例2:广东某造纸厂(黑液处理)
原水:色度1500倍,pH 11。
方案:硫酸调pH至6→PAC 200 mg/L→沉淀→活性炭吸附。
效果:色度<50倍,回用于生产。
总结
常规推荐:
中低色度废水:优先选用PAC或PFS,成本低且易操作。
高色度/难降解废水:采用“氧化+复合絮凝剂”组合(如芬顿+PAC+APAM)。
注意事项:
避免过量投加导致胶体再稳(色度反弹)。
定期检测出水铁/铝离子残留,确保符合排放标准。
根据废水特性精准选择絮凝剂类型与投加策略,可显著提升脱色效率并降低处理成本。建议结合实验室小试与现场调试,优化工艺参数。